您的位置:动态>正文

专访丨高能环境凌锦明:适应变化、小步快跑,赢下百年企业这场马拉松

来源:金融界2023-09-01 05:36:18

1988年,坐落在北京西郊八宝山东侧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就此诞生。为了这一项目,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基建处引进当时全世界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建设起配套的环保工程。

在首撞成功后的第四年,A股上市公司高能环境(603588.SH)的前身北京高能垫衬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曾应用于先进科研领域的环保技术正式走向民间。

成立的31年里,高能环境始终坚守着“为人类为社会创造持久安全的环境”的美好愿景,持续深耕环保产业,截至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已达到250亿元,半年营收达到44.69亿元,正稳步向全球领先的环境系统服务商这一目标迈进。


(资料图片)

8月29日,初秋的北京天朗气清,银柿财经来到位于北京西郊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的高能环境总部大楼,见到了公司总裁凌锦明。

踏入凌锦明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大捧沉甸甸的金牌,作为一位长跑运动爱好者,凌锦明刚刚完成了杭州马拉松的报名。在凌锦明看来,经营企业正如跑一场马拉松,高能环境想要成为一家百年企业,既要小步快跑、超越同行,也要找准方向、及时调整。

顺应行业发展、及时切换赛道

专访伊始,凌锦明将高能环境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介绍。

“高能环境早期主要是做环境治理工程为主,包括生活垃圾处理、矿山治理、石油化工等等领域。过去十几年,我国的环境修复领域有了比较快的发展,我们也是最早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之一,取得了行业前列的位置。”凌锦明进一步说道:“最近这七八年,我们逐步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进行拓展,尤其是最近几年,我们业务的增量主要便来自固废危废的资源化利用。”

就在此前的28日晚间,高能环境发布了2023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69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归母净利润4.94亿元,同比增长11.16%。这一成绩的取得并不容易,上半年,不少环保行业上市公司面临着业绩下滑的窘境。

在凌锦明看来,高能环境之所以能够持续稳健增长,首先便是掌握了行业发展规律,并领先同行一步及时切换赛道,“这几年过于依赖工程业务的企业,不少都面临较大困难”。

“10年前我们已看到,环境治理行业将从增量时代走向存量。所谓增量,就是以前我国缺少环境基础设施,缺就要新建,对于我们企业来讲,在那个时代的业务就要以工程为主;如今,不少城市的环境治理项目已经趋于饱和,不可能再有大幅度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做出改变。”凌锦明解释道。

如何改变?高能环境将目标瞄准了“城市矿山”——固废危废的资源化利用。所谓的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主要是指通过熔炼、萃取、电解、提纯等物理或化学的处理工艺,提取固废或危废中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元素资源,并进一步加工生产成为铜、铅、金、银等金属产品。

“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我们的工业品、消费品的存量已足够大,里面有很多有用的金属元素可以提取出来利用。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提取成本不断下降,这门生意的商业价值越来越显现。”凌锦明称。

2014年,高能环境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随后,危废处置便被公司列为核心业务领域之一。2016年,高能环境增资收购靖远宏达项目,全面进军危废市场。目前,随着江西鑫科项目的落地,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已投入运营的固废危废金属类资源化项目危废经营许可证全部核准后年处理规模超过100万吨。

高能环境的营收结构也在悄然改变。凌锦明告诉银柿财经:“10年以前,高能环境几乎100%都是以toG项目为主的工程收入,现在慢慢转变成以toB业务为主。我们刚公布了半年报,整个运营收入的占比已经提升到了73%,预计全年会超过75%。”

由此带来的是收益质量的提升。同花顺iFinD显示,2022年,高能环境应收账款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19.97%,在申万136家A股环保上市公司中为第13低;同时,公司经营活动净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超过80%,跻身行业前50名。

高能环境能够踩准行业的节奏,绝非侥幸。据凌锦明介绍,公司研究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行业后发现,行业的变化是有迹可循的,“它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相关,那么对于高能环境来说,就有了借鉴的标杆”。

目前,高能环境正逐渐布局新能源材料循环领域。“长期来看,我觉得能源替代是行业的一大趋势,不管是风光电还是新能源汽车,都在蓬勃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随着保有量的不断提升,过3~5年或更长时间以后,锂电池的循环业务机会将到来。”凌锦明表示。

凌锦明进一步告诉银柿财经,从前年开始,高能环境便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循环领域进行尝试,并做了市场储备和研究,未来,公司将介入相关产品的回收业务。

同时,凌锦明也指出,随着宏观经济的下行、制造业的外流、上游清洁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固废回收行业可能会面临原材料的短缺。为此,公司已在考虑向海外布局部分产能,“我们上周刚派了9个人出去,在东南亚考察选址。在此之前,公司已经成立了20多人的海外原料采购团队,前往东南亚、非洲、南美考察原材料市场”。

拥抱变化,是高能环境30余年稳健发展的不二法门。“企业的竞争如同长跑比赛,行业发展变化快,也不一定是坏事,适应变化的企业,才能在长期竞争中胜出。”凌锦明说道。

降本增效、加码研发,小步快跑

找准道路只是其一,如何走好同样重要。在这一方面,高能环境用江西鑫科项目的建设,为行业树立起新的标杆。

拥有31万吨危废综合利用能力,同时具备年产10万吨电解铜、3.5吨金、120吨银及锡、镍、铂、钯、铑等稀贵金属能力的江西鑫科,是高能环境寄予厚望的重点项目。据悉,该项目于2022年3月28日正式动工,到今年3月份电解铜产线投产、5月份贵金属产线投产、6月份产品线全部打通,预计到9月份能够实现全部投产,或创下同类项目建设时间最短的纪录。

“在行业内,这类项目基本上建设5年都很正常,快的企业也要2年左右,我们在克服了疫情的困难下实现这一速度,首先还是与我们的风格有关,就是事情做得快;其次,我们有合理的奖惩激励,在人员的配置上也比较合理,由懂行的人牵头做专业的事;此外,公司在资金、决策流程等方面提供了较大保障和便利,一切都从提高效率出发。”凌锦明说道。

除了跑得快,也要跑得稳。据凌锦明介绍,公司今年业务的重点便是降本增效,“整个行业是高度市场化的,长期来讲,企业竞争的就是成本”。

在凌锦明看来,高能环境在降本增效方面有四大举措,其一便是发挥规模优势、实现规模效应。

规模优势体现在管理经验的共享上。“我们有四五十家工厂,每一家在管理方面都有总结出来的经验或者做法,因此,我们在推广‘最佳管理实践’,所谓‘最佳管理实践’,就是一旦某一个点子可以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我们就把这一经验迅速推广到几十家去。”凌锦明介绍道。

相比同行更长的产业链,也为高能环境博得更多利润空间。目前,高能环境在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已实现前后端一体化全产业链布局,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具备前后端生产能力的资源化利用企业。

“之前,我们可能就只能做到粗铜、冰铜,里面的贵金属需要其他企业去提取。江西鑫科落地后,我们就可以自己去做,从电解铜的阳极提取出金、银等贵金属,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了。”凌锦明说道。

其二,在采购端,凌锦明指出,公司通过集中采购降低成本。“我们从前年开始,在集团范围内统一成立了采购部门,由一个副总裁来分管,一方面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议价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统筹安排原料的去向,降低运输费用。”凌锦明称。

其三和其四,凌锦明指出,公司正不断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同时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效率。

据凌锦明介绍,环境治理领域的原创技术并不多,主要还是看技术的应用水平如何,“以富氧侧吹熔池技术为例,这一技术以前在原矿领域是很成熟的,不过,由于固废危废杂质较多,其应用较为困难。高能环境在业内较早应用了这一项技术,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

作为科研院所孵化出来的企业,高能环境天然具备技术基因。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授权专利合计已达700余件,其中母公司拥有授权专利513件,上半年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新增38件授权专利;累计主、参编国家及行业标准与规范88项。此外,在2017年,公司核心技术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据介绍,这也是环保企业所能得到的最高奖项。

“员工是公司的主角”

“资源循环利用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领域,我们只有比别人更努力一点,才能在竞争中胜出。公司在治理方面,就是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目前,我们公司基本上是全员参与管理。”凌锦明说道。

在谈话中,凌锦明多次提到了人的重要性。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在他看来,首先是要让员工与公司的利益一致。

“我们最近刚推出新一轮股权激励,有700多个人参与,在这之前已经做了三期。当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他的内在自驱力就会提升,会努力工作为自己干活。”凌锦明进一步说道:“所以我们一直说,员工要从企业的打工人变成合伙人,员工为自己做事,他的工作动机、驱动力是不一样的。”

事实上,除了股权激励外,高能环境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涵盖金属、塑料玻璃、轮胎橡胶等多品类再生资源平台公司,据了解,这些平台公司不少都有公司员工持股,这也进一步加深了上市公司与员工间的联系。

一方面是真金白银的激励,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塑造同样重要,在这一点上,高能环境正在用自身行动,践行对员工的关怀。

无论是在北京高能环境总部,抑或江西抚州的鑫科项目,进入大门后,最为醒目的都是被镌刻在墙壁上、石头上的高能环境约法。凌锦明告诉银柿财经,高能环境约法是公司长期积淀下产生的“宪法”,公司所有的管理体系和制度都不能违背这一约法。

“高能环境致力于成为一家百年企业,坚持长期主义,坚持用文化价值观来引领企业发展。因此,出台高能环境约法,是想在公司范围内树立起统一的价值观,让员工有凝聚力有向心力,让文化支持企业行稳致远。”凌锦明说道。

翻开高能环境约法,总则中就开门见山显示,“公司的一切属于股东与员工,员工是公司的主角,公司是员工的舞台,员工是创客,公司是平台……”人力资本一章中,高能环境约法更是规定,员工与股东同为公司主人,员工利益受制于公司利益、优先于股东利益。

在高能环境,员工的确成为了公司的主角。公司总部大楼,高高悬挂的巨幅人像并非董事、高管,而是绩效优秀的员工、团队;在企业展览馆中央的一根柱子上,排列着公司员工们的形象照,一张张鲜活的笑脸,让人感受到工业与技术之外的温度。

相关内容

Copyright @ 2008-2020 www.jjzk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基金周刊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829 875 9@qq.com